大學新生的心理適應與常見的心理適應問題及調節方法
推薦文章
大學新生的心理適應與常見的心理適應問題及調節方法
什么是新生適應?適應是指有機體為滿足自己的需求與環境發生調和作用的過程。大學適應的過程是大學生不斷進行自我調整,不斷認識和改造環境,達到與學生環境的動態平衡,以實現自我發展的過程。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,希望能幫助到您。
大學新生的心理適應
01生活環境的改變
王耀老師一開始就將大學生活和高中生活作對比。提到大學是一種過集體、一切靠自己的生活,它不像中學一樣生活起居都有人料理,并且希冀著大一新生應該努力適應所謂的大學生活,努力讓自己變得堅強,去面對迎面而來的困難。
02評價標準的改變
在大學里,評價標準已經不同于中學,比如大學里以“能力特長,學習成績”為標準,然而在中學就非也,并不只是把學習成績當做焦點,大學,是一個完善自我的平臺,借助這一平臺,我們應該爭取做到全面發展。
03教與學方式的改變
正如王耀老師所言,大學管理較寬松,注重培養學生自主、自立的能力。除了課堂教學外,還有課外實習,社會實踐等教學方式,時刻記得大學是以自主為目的的,而中學是以接受為主,其差異還是很大的。教與學方式的改變,或許在很大程度上更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。
04生活的適應
生活如詩,有美好卻也有煩惱。我們知道:心態決定思想,思想決定行為,行為決定習慣,習慣決定了性格。面對生活,王耀老師指出:首先應該獨立生活,照顧自己以及對自我進行管理(合理兼職),進而充實自己的大學生活,同時也可以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,對于同學,要學會寬容,尊重別人的世界模式,同時守著“黃金法則”。其次,以微笑待人,這是給人的第一印象,多一些真誠的贊美,多一些真誠的聆聽,結友而行,或許在適應大學生活的路上會多一些樂趣。
大學新生常見的心理適應問題及調節方法
大學新生心理適應問題的具體表現:
1、因環境差異不適應產生焦慮感
2、因人際關系不和諧產生孤獨感
3、因學習方式不適應產生失落感
4、因理想與現實差距產生落差感;
5、因發展目標不明確產生茫然感
大學新生需要掌握調適心理的方法:
(一)環境的適應
自然環境:校內環境、校外環境
人際環境:同學關系、師生關系
語言環境:講普通話、語言溝通
(二)人際關系的適應
1、人際關系三件寶
第一寶——微笑
第二寶——贊美
第三寶——聆聽
2、人際交往黃金和白金法則:
黃金法則:想別人怎樣對你,你就怎么對人。
白金法則:明白別人的需要,適當給予所需。
3、位置感知法
(1)把自己當成別人——換位思考
當你感到憂傷的時候,從痛苦情緒中抽離出來,把自己當成是別人,讓心理位置拉遠點,然后再靠近,這樣痛苦自然減輕了。
(2)把別人當成自己——一視同仁
通過這種方式真正同情別人的不幸,設身處地理解別人的需求,而且在別人需要的時候給予恰當的幫助。
(3)把別人當成別人——保持距離
要充分的尊重每個人的獨立性,沒有兩個人的人生經驗完全一樣,所以沒有兩個人的信念、價值觀是一樣的,沒有兩個人對同一件事的看法能夠絕對一致,亦沒有兩個人對同一件事的反應會一樣,每個人的心靈地圖各異,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領地。
(4)把自己當成自己——自我滿足
我很重要!只有自我滿足、自我實現才能更好為他人服務!
(三)學習的適應
1、確立人生目標
哈佛大學一個非常出名的關于目標對人生影響的跟蹤調查,25年后再來看被調查的人。
3%有清晰且長遠目標的人: 他們成為社會各界的頂尖成功人士。
10%有清晰但短期目標的人:他們成為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。
60%有較模糊目標的人:他們能安穩地生活,但沒有特別地建樹。
27%無目標的人:他們的生活過得不如意,常常失業。
2、認同你所在的學校和專業
除了“選你所愛”,大家不妨試試“愛你所選”。很多同學經常抱怨或后悔自己在入學時選錯了學校和專業,以至于大學三年都過的不開心,對所學的專業缺乏興趣,沒有學習動力,而轉校、轉專業都不是容易的事,于是就以興趣為借口,不愿意面對自己的專業,荒廢了學業,白白浪費了時間。
因此大家首先應盡力試著把本專業學好,并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培養自己對本專業的興趣。此外,一個專業里可能有很多不同的領域,也許你對專業里的某一個領域會有興趣。因此,只要多接觸、多嘗試,你就會碰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方向。
3、適應學習環境,充分利用資源
(1)課外學習——力學篤行
(2)選修課——選我所愛,愛我所選
(3)調整學習方法
培養自學能力——善于舉一反三,學會無師自通
(四)經濟的適應
理財專家給了三個建議:
錢要花在刀刃上
學會記帳和編制預算
遵守一定的生活消費原則(學生時代吃要營養均衡,穿要耐穿耐看, 住要簡單實用,行要省錢方便)
(五)心態的適應
每一個學生進入大學后,面對生活和環境的新變化都可能會出現適應不良的現象,這是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經歷。大多數人會在面對困難、克服困擾、調整心態中逐漸成長和成熟,但也有少數人會陷入痛苦和掙扎中難以自拔。
學會自助
也許我們無法改變環境,但我們可以轉變心境;
也許我們無法避免挫折,但我們可以選擇微笑面對;
也許我們無法扭轉命運,但我們可以使自己生活得更快樂些。
學會求助
建立正式的社會支持系統: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專業咨詢老師、學院領導和老師。
建立非正式的社會支持系統:家庭、朋友、同學、師長。
大學新生的心理適應與常見的心理適應問題及調節方法相關文章: